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实践教学
 
史法系考核实践教学制度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8日
 

史法系考核实践教学制度
在师范生的专业考察中,可以较好地对师范生进行教学能力的素质培养。如在教学资料的收集、教学管理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专业考察是纳入教学计划的教学活动。历史专业的师范生每届一次到名胜古迹的外出专业考查,为他们提供了锻炼教学能力素质的良好时机。把这个“开放的课堂”组织、利用好,会大大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素质。
师范生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考察前,学生们已通过教学法课和平时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观察,在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已有了一些了解和感知。对教学能力中的教学材料的积累、教学管理能力、教学观念的更新等有粗浅的了解。到名胜古迹进行参观考察,是难得的锻炼教学能力素质的机会,在专业考察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进行恰当的引导和启发,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一、专业考察与积累教学资料
1.明确考察目的
考察的目的是根据专业理论知识对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名胜古迹的多角度深层次的调查研究。而非旅游,如果说有旅游行为的话,也是带有专业考察性质的,具次要地位。要求同学们带好与专业考察有关的用具。如照相机,笔记本等。
有些同学对这次考察的目的不是特别明确,有人认为是带有专业性的旅游,干脆不去;有的同学虽知道是专业考察,但对其目的性仍不是特别清楚。以为到那些地方买一些材料,回来抄篇作业交了就完事了。针对这些误解,在临行前,我们强化目的,明确指出考察的目的就是从专业的角度参观考察,而非旅游,如果说有旅游行为的话,也是带有专业考察性质的,具次要地位。告诫同学们不仅带照相机,而且要带笔记本,要象徐霞客那样不仅饱揽名胜古迹,还要从专业的角度了解记述人类的古往今来,争取著书立说,有收获,有一得之见。不要做一个象旅游者一样的匆匆过客,要象唐朝的大诗人李贺一样的有心人,外出背个锦囊随时积累材料,晚上整理。他的很多著作就是这样积累整理出来的。尤其对师范生,是一个收集直观形象材料的大好时机。
2.对教学资料收集的指导
专业课教师要注意进行对学生考察前、中、后期资料收集工作的指导。前期为准备阶段,以激发兴趣为主。如何激发学生收集教学资料的兴趣呢?
讲清意义。其一,教师要把课讲好、讲活、讲深刻,必须要掌握丰富的资料和信息,尤其那些形象鲜活的资料。那样才会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求知欲望才能强,才能缩短课程内容同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距离。平时积累形象鲜活的教学参考资料对于教师讲是非常必要的。其二,古代就有平时积累教学资料的典范。唐朝大诗人李贺,每天出行背个锦囊,在外遇到什么事物或随时有所感时,就把它写下来放在囊里,晚上回来对他就加工成篇。据说,他的不少著作,就是这样加工而成的。我们历史教师也应该也背个行囊,把平时接触到的同教学有关的资料收集起来,作个收集资料的有心人,那么备课的资料就会非常充足,课也讲的好,就能成为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积累资料的技能。 到外去考察,对大学生来说,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积累教学参考资料放那时第一次,要规范、讲清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寻找教学参考资料的能力。大学生教学经验还不足,但他们早晚会做上教学岗位,让他们尽早意识到寻找参考资料,既是对教学理论知识的感知和补充,又是寻找教学资料的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教学资料一般分为文字资料和图象资料。文字资料如,报刊文章、有关的教学研究成果,教育部门的文件、经典著作、词典、历史书籍等。
考察中指导学生们积累那些教学资料呢?主要包括:⑴简要介绍, ⑵实物模型, ⑶照片,(5)书籍。在考察中注意指导学生使用教学材料。在考察中学生出现了如下做法。
⑴简要介绍。在西安,有的围绕秦始皇兵马俑备“秦朝的统治”,有人围绕“唐朝的文化”找材料,有人围绕“汉朝的“丝绸之路”有人围绕“陕西半坡”寻找材料,“西安事变”等。由于是在考察以前就带着目的去寻找,所以,再考察中学生们都带回了不少材料。
⑵实物模型。珍贵的历史实物模型在名胜古迹地的博物馆、档案馆、纪念观等往往有售。花不多的钱就可以买一些。如秦始皇兵马俑、秦币模型。他们在教学实习和将来的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主观材料。实物模型是历史教学中形象直观的材料。
⑶照片。张建民同学利用间隙去补拍“丝绸之路始点雕塑像”。在去考察西安博物馆的路上,张建民同学发现在路边的“丝绸之路始点雕塑像”。他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材料,他就邀集一个同学利用间隙去前驱拍摄。
⑷考察故事。过黄河的故事。半坡村的故事、兵马俑的故事、昭陵的故事、大雁塔的故事、六妹的故事、西安博物馆的故事、文物走私成果展的故事、捉蒋亭的故事、等等,同学们每个人心里都积攒了一大堆故事,成为他们教学生涯中的一大笔教学财富。有这些生动的故事作底衬,讲起课来就会应付裕如。信手拈来。
注意培养学生整理材料的习惯。即把材料分门别类的习惯。同学本收集完材料以后,往往随便放一边而不加整理归类,致使资料散失,使资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教师应培养学生整理资料的习惯。如对历史图片的整理。可按朝代、课本的课时、人物、事件、地点等进行整理归类。然后分别装袋存档。
考察后的总结要及时,努力指导学生写出较高水平的总结。撰写总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资料整理和加工的工夫。教师也要适时点化制导。
这些从考察中收集起来的第一手材料,在他们以后的似的实习和教学中,是最重要的和便捷适用的参考资料。
二、教师观念素质方面的指导
考察期间正是学生观察社会适应社会的时期,促成学生形成良好观念的好时机,现实社会的竞争规则,法制观念都是现实社会中存在,对教学有用的教学观念。具体说在考察中可锻造下列观念。
1)依法办事的观念
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不少教师侵犯学生合法利益的行为,如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讲究方式方法,侮辱甚至打骂学生。这是一种不依法从教的行为。在带学生外出考察期间,就可以学生强化依法办事的观念,突出组织管理工作的示范。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签订旅游合同是一个典型事例。
解决好车辆及住宿的安排等关键的问题。出行前能否解决好是个大问题。首先遇到的是找旅行社,打听其服务项目及水平是否合适。从而确定和那一家签合同。第二,签旅行合同。从价钱、座位、时间、停车费、线路、付款方式等都得想清做好。第三,在执行合同期间,商家会想方设法向有利他方的角度来解释。执行中还有一个依法解释的问题。活动中我有一个体会,无论怎么说,得依合同办事即依法办事。这些是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2)克服教师职业中存在的弊病——书生气十足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特别强调培养适应社会的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是读书机器。大学生缺乏锻炼是普遍现象。较典型的例子是前些年有一女研究生被农民在火车上骗卖到农村做了媳妇。重要的手段就是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克服教师职业所特有的弊病——书生气十足。教师总是把现实社会的是想象的比较简单和理想化。往往对一些社会情况预料的不够现实。在处理与非学生交往的事情中的过程中往往捉襟见肘。所以,让这些师范生们利用外出考察的机会,学习如何为人处世,观察社会、适应社会是十分必要的,以便将来教出来的学生是社会的人,而不是傻读呆教的教书匠。
有不少女同学在考察界结束后深有体会的说,原来没有出过远门,高中最远到县城,大学又在唐山,没有离开过唐山,现在让我到哪去我都敢了。而且不会出现上当受骗的问题。
3)纪律观念与自由的关系
师范生在学校生活中,强调个性的趋向突出,带到教学岗位上的往往是较自由散漫,也会对他们的青少年学生产生一些副作用。外出专业考察,可以锻炼学生较好地处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的观念。
有一届有一个学生到考察地后,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就到同学那去玩了,晚上同学盛情挽留,他就一夜未回班级所在地,搞的带队教师、学生不知所措,在焦急不安中等了一夜,不得已报了警。影响了第二天的集体考察活动。如果是这些师范生将来教的青少年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麻烦麻烦就大了。
三、与教学管理能力有关的基本素质的培养
外出考察还能锻炼大学生们的教学组织能力。他们步入社会,认识社会,学生以社会这个大舞台作背景组织开展考察活动的过程中,会大大增强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团结友爱的能力。带队教师在其中要注意起榜样作用。做到各项活动要安排的节奏紧密,科学有序,生动活泼。
协作能力的培养
组织建构。出行需要有行之有效的学生干部队伍做后盾。但学生干部又比较多,理顺不好关系势必形成内乱,所以重新建立学生干部的组织机构十分必要。我们任命了一个总负责,由总负责人,再任命几个伙伴,负责各小组的工作。针对大学生锻炼组织能力素质的意识强的特点,充分调动他们锻炼组织能力的积极性。为了便于管理,尤其是在路途中便于查点人数,应该建立几个小组,任命好负责人,规定好具体负责的具体事宜。以便带队教师在行中能及时掌握情况,也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友爱协作的精神。对其他同学需要注意的是,锻炼协作能力,不能不协作,不要挑毛病,要补台,不要拆台。
一次成功的外出考察,会发现很多问题,同学们会发现自己长处和不足,为提高自己找准方向和动力。外出专业考察为师范生在师范院校学习期间走向社会,取得各种教学社会经验的良好机会。获得一个高起点十分重要,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范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唐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法学系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建设北路156号
电话:0315-3863132  邮编:0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