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态问题 2020-11-27历史文化与法学系 点击:
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的年平均人数近700万人,这个数字是本世纪初的6-7倍,可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我国新曾的就业岗位也在不断增加。相关数字显示,目前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大约700万至800万个,在此看来,大学毕业生理应有较大的就业空间,但为什么仍有很多大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经深入调查了解,大学生不良就业心态是成为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
1.大学生不良就业心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职业意识淡薄,目标不明确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学习成绩衡量学生素质高低的老师和家长不在少数,往往忽略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与人沟通能力。“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这点做的很好,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了解就业市场环境怎样,这些素质能力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自己的准确定位,也就导致学生把握不好自己的职业方向。就拿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来讲,究竟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仍然存在着矛盾心理,耽误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1.2 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对于大多数刚毕业的学生来讲都存在缺少工作经验的现象,步入社会初期很难找到待遇优厚、办公环境舒适的工作。而多数大学生们自命清高,认为进了大学校门,就是“天之骄子”,理应享有较高的待遇,其不知现在的用人单位是以你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多少来衡量你应得的报酬。经常出现的状况是:自身价值不高,要么嫌某些单位规模小、待遇低,忽视了它的发展前景,要么就是互相攀比,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是得到应聘机会,也容易最终被筛选出局。
1.3 轻信他人,盲目跟从
一部分大学生爱耍小聪明、走捷径,从不亲临招聘现场或者仔细的思考一下,听学长或同学这么一说就信以为真,导致未能掌握准确的就业信息。还有的学生喜欢盲从,纷纷加入各种考证或培训的行列,既浪费时间和金钱又没有增加自己的优势。盲从还表现在唯大城市从,认为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发展水平高,但又有多少人不适应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受着煎熬勉强维持生存,这都不利于大学生长远的职业发展。
1.4 心虚自卑,缺少自信心
这种心理往往存在于学习成绩中等、性格较内向、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当中,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们开始心虚自卑,认为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这份工作,究其根源是不敢尝试、怕失败,面试过程容易紧张,不能及时调整自己。
1.5 不付诸行动,消极等待
这类学生属于逃避加懒惰心理,把希望寄托在学校、亲人或是朋友身上,尽管如此学校发布的信息从不查看,也从不与别人咨询或探讨找工作的事情,自己反而一身轻,对就业机会不争不抢,好像很绅士,其实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还有就是家境好的学生,对找工作不积极的情况也逐年增多起来,总认为靠父母的关系或金钱能够找到很好的工作,其实不然,到了工作岗位上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来体现自身价值,否则,往往遭到大家的质疑和鄙视。
1.6 力求专业对口
这方面也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有数据显示,50%~80%的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坚持本专业,其他专业条件再好,亦不予考虑,认为只有在自己所学的专业上才能发挥其才干。站在他们的立场看,学习四年的专业,毕业后却要找一份不相关的工作,实在不甘心,这是能够让人理解的。但社会是现实的,它对某一专业的需求是有限的,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没有遇到对口的职位时,仍要坚持从事本职业,岂不是在钻牛角尖,就业的渠道只会越来越窄。
2.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的方法和措施
2.1 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
当前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若想显示出较强的实力,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2.1.1 多接触社会,了解实际社会环境,了解自己的专业需求。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做些兼职工作,在职业方向和职业资格方面有目的的做职业准备;
2.1.2 认清自己的优劣势,例如为人处事、行为举止、道德修养、心理素质、沟通技巧等,有针对性的加强锻炼和培养,最好寻找一个符合自己兴趣或擅长的职业进行发展;
2.1.3 校园类似一个小型模拟社会,也是一个很好的实战基地,在校期间多参加学生活动,担任学生干部,能够挖掘自身潜力,锻炼组织、协调、管理能力;
2.1.4 增强主动性,敢于挑战。工作是找到的,好工作是争取到的,主动收集就业信息,与用人单位联系沟通,增加对单位各方面信息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2 学校加强教育引导
学校的教育引导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加大实习力度和实训课程,吸取一些职业学校的办学方法,如“学校是工厂,课堂是车间,学生就是员工”这样的教学理念,对于提高学生的技能和适应社会能力非常有效;
另一方面,重视学生职业指导的师资培养:
2.2.1 班主任辅导员老师进行专业的职业指导培训,使学生得到科学合理的指导;
2.2.2 指导老师要从多方面进行职业引导,如形势政策分析、自我认知、职业道德、职业规划、心理素质锻炼等;
2.2.3 专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融入深造学习、就业、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思想,提高学生的重视;
2.2.4 重视低年级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这个时期是学生培养职业意识的关键期,可塑性很强,提前对职业进行规划,做到有备无患。学校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实现对学生的全程化就业指导,让学生始终对自己的职业有计划、有准备、有憧憬。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学校的正确引导,使大学生对就业从不了解到熟悉,从畏惧到主动出击,逐渐培养起自信心。这种良好的心态就是成功的一半,心态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动,行动改变结果,结果构成命运。相信没有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想成为时代的丢弃者,只是在人生的转弯处遇到小小的迷茫,只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成功的大门将永远为你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