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级历史本科班教育见习课程总结
历史文化与法学系16历史专业本科生在王春永老师的带领下组织了一中见习活动。一中优秀的历史老师为我系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在见习过程中,同学们积极热情,认真的思索着一中老师的讲课思路、特点、方式,以期自己能够有所收获。
通过聆听一中老师对多极化格局的内容的讲解,16历史专业本科班的同学们在一定程度上学习了一些教学经验。
第一、教学过程中“设疑”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标、课程教学目的,教材资料作有预见性的工作,给学生“设疑”。“设疑”不可太简单,也不要太难,“设疑”要能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兴趣,又拓展了思维。由此我们想到,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有持续必须的开放性,发散学生思维的空间,而且答案也应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透过老师慢慢引导,能够自主解答问题,到达不错的效果。这种疑问的设计能激发对所学资料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用心地思考,主动、自主、合作、探究式地进行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思考中进行学与练。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艺术的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对学生作品的肯定和表扬,多给学生肯定和表扬学生会有一种被夸奖的喜悦和成就感。
教师生动形象的解说,示范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从根本上提高课程的水准。语言是交流情感的纽带,幽默的语言使人快乐,激昂的语言使人振奋,形象的语言使人清晰。如果教师再用呆板、空洞的语言平铺直叙,学生听起来就会感到厌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够透过形象的比喻,幽默的语言,来降低坡度,增强记忆。
第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依据教学资料,借助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仅能够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学资料,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用心、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
第四、课堂活动的设计
设计课堂时,要适当的给课堂加入一些活动。像知识小竞赛、谈论环节、小游戏、表演环节等。也可结合别的学科知识,融入课堂让上课资料更丰富。怎样来评价一堂课,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看过程能够从老师的角度看也能够在学生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不是兴奋、喜欢,所以在课堂中如何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是关键。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要关注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以及学生认知的投入和情感的投入。
一中见习活动让16历史专业本科班学生受益匪浅,并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活学活用,总结经验,提高了学生们的说课水平,有助于之后教学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