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法治人才培养已成为深化法治建设的重要支撑。5月16日,唐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法学系联合唐山市开平区人民法院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开平法院实习学生为主体,旨在强化法院与学校间的沟通协作,推动法律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深度交融。

本次模拟法庭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环节,实现了“三个创新”:一是案例选取创新,选用法院审理过的具有典型性和争议性的真实案例进行改编,使模拟庭审更具现实指导意义;二是指导模式创新,邀请开平法院资深法官全程参与指导,从法律文书撰写到庭审技巧进行专业辅导;三是互动形式创新,增设观众提问和投票环节,实现多方参与、多维思考。
活动现场,学生们分别化身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代理人、被告代理人等角色,严格按照正规庭审程序,有条不紊地推进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环节。在模拟庭审的过程中,学生们全情投入,力求还原真实的法庭场景,充分展现了对法律职业的敬畏与热情。
庭审结束后,开平法院王莉法官对裁判结果进行了专业解读,闫大力法官则深入剖析了裁判的法律依据和社会意义,同学们对司法裁判的严谨性和公正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历史文化与法学系宋颖老师从理论层面对案件争议焦点进行分析,刘学彬老师对学生的专业表现给予充分肯定。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我们真切体会到司法实践的严谨性,也认识到自身实务能力的不足。”通过角色代入式的实践体验,学生们不仅深化了对法律程序的理解,更培养了法律职业责任意识。
此次活动是院校双方深化合作的重要成果,既创新了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又促进了司法实践与法学教育的良性互动。未来,双方将继续拓展合作领域,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