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语】“李娜这个名字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名字,独一便利的便是当抽签表出来的时候能很轻易地找到,如果不是法网冠军我会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人,但我坚信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只要坚持就可以实现。”这是李娜在她的自传《单独上场》里的一段话,也是她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感受。这位亚洲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网球运动员,国内第一个挥舞球拍走向世界的人。一直在争议中独自行走,我行我素地活出自己别样的风采。
【人物介绍】李娜,中国著名女子网球运动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1982年生于湖北武汉,6岁开始练习网球,1999年转为职业选手,从网球低级别赛事一路打到四大满贯。第一个获得巡回赛单打冠军的中国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4名。2011年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在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上夺得单打冠军的第一人,世界排名追至第4位,追平日本选手伊达公子创造的前亚洲女子网球最高排名。
李娜的身体里,似乎总有着无穷的能量随时等着释放,有时候对对手,有时候对媒体,有时候甚至是对领导。她被称为中国网坛的“叛逆者”,但她也是中国女子网球的第一人,2011年6月4日,李娜为我们带来了奇迹,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个大满贯冠军!
但这并不是她的终点,她依旧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奔跑,书写自己的“娜”样传奇。
从羽毛球到网球
场地很大,灰不拉叽的颜色。当年在武汉新华路训练的时候,这是李娜对网球的第一印象。李娜一开始练的不是网球,而是和网球看上去有些“亲戚关系”的羽毛球。李娜的父亲李盛鹏曾经是羽毛球队员,由于历史原因终止了运动生涯。为了延续自己的梦想,年仅5岁的李娜在父亲的支持下开始了自己的羽毛球生涯,一直到网球教练夏溪瑶的出现。
1989年的一天,夏溪瑶碰巧路过羽毛球场,看到场上练得热闹,就跟教练林书惠打招呼,“有没有好的苗子给推荐几个啊?”林教练喊过两个小姑娘,夏溪瑶把她们带到一边简单测试了一下,“嗯,移动、回位速度很快,腿部力量也很好,叫什么名字?”她拍着一个小姑娘的肩膀问。“李娜。”小姑娘很大方。
“我就对林教练说‘这个不错,给我吧’。”如今谈起这些,夏溪瑶依旧一脸的笑。
就这样,李娜开始了自己的网球生涯,在以后的回忆里,李娜承认自己一开始并不喜欢网球,但李娜自己有一股犟脾气,一旦开始,便要做到最好。
一开始,李娜总打不过比她大的孩子,每次输了球就坐在场边哭。“我那时候对孩子们特别严厉。看她哭就吼,‘哭有什么用,有志气就打赢她们!’”夏溪瑶回忆说,“这孩子真是有股狠劲,我这话她真的听进去了,咬着牙训练,很快就把队里其他孩子都打败了。”
看到李娜这么努力,父亲李盛鹏很欣慰,他基本上每天风雨无阻地送李娜到新华路练球。“有一次下大雪,骑自行车不方便,公汽也趴了窝,父女俩硬是一步一步走了3站路才走到体育场,练完了再一步一步地走回家。”妈妈李艳萍回忆说。
正当11岁的李娜一步步走上正轨的时候,父亲李盛鹏却因先天性血管狭窄住进了医院。为了让李娜专心练球,李盛鹏专门写了封信,托人带给夏溪瑶,“夏指导,李娜只当是您的大姑娘一样,好好教育……我只希望在她的身上实现我没有实现的愿望。孩子就拜托您了!”
在教练夏溪瑶身边,李娜完成了小学学业。小学毕业后,李娜进入湖北省队。也就是在这一年,李盛鹏因病去世。幼年失父,李娜仿佛在一夜之间变成熟。父亲去世的第二年,她在全国网球总决赛中获得冠军,这也是她拿到的第一个全国冠军。此后,李娜基本上每年都有胜利的消息来告慰父亲。
1997年,15岁的李娜赴美国训练7个月,从美国回来后,李娜便开始了自己的征服之旅。1999年,李娜进入国家队,2000年与李婷搭档夺得WTA(国际女子职业网联)巡回赛女双冠军。2001年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李娜囊括女单、女双和混双三项冠军。
退役后的厚积薄发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李娜将会大展拳脚向前冲锋时,她却留下一张纸条离开了网球:“领导、教练:你们好!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我觉得自己已经不再适合从事网球方面的训练了,所以请特批下队。”虽然拥有多个奖牌,但2012年的李娜的世界排名仍旧在200开外,望着这个成绩,李娜不知道该如何再前进,她要安静一段世界。
那一年李娜与相恋4年的男友姜山一起踏入华中科技大学,进修新闻专业,同学中无人知道她是谁。通往新闻学院的路要经过网球场,李娜和姜山每天绕道而行。体育选修课上,有人建议李娜选网球,她摇头,“我不会。”2004年8月22日,姜山给李娜发了一条短信:“李婷、孙甜甜获得雅典奥运会女双冠军。”还有一次,坐在东校区网球场边的李娜出神地看着场上奔跑的同学们时,一旁的姜山知道了她对网球难以割舍的心思。“他动员我说还年轻,再试试吧,免得以后后悔!”李娜回忆说。而网球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的多次劝说更使她确定了决心:既然还不甘心,不如再拼一次!
2005年初,22岁的李娜正式重返赛场,复出之后,她在一年的时间里就从零积分冲到了世界第33位。
单飞后的奇迹创造
2009年是李娜职业生涯的又一次转折,这一年,网管中心决定允许李娜与彭帅、郑洁、晏紫4人单飞,只需将比赛奖金的8%和商业收益的12%上缴中心,并无条件参加国家队赛事,便可享受教练自由、奖金自由、参赛自由。那一年,李娜闯入另一项大满贯赛事——美国网球公开赛的8强。
2010年李娜世界排名第10。2011年在夺得澳网亚军和法网冠军后,李娜的排名升至世界第4。女子网球界传奇人物纳芙拉蒂诺娃认为:“李娜在几年前选择单飞,将帮助中国重新思考培养世界冠军的模式。”
中国的官方媒体也认为,李娜的成功有更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对中国职业体育,对中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战略转型有着巨大的冲击作用。
不过,就在许多人盛赞李娜的“单飞模式”之时,李娜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体制培养是我的起点,举国体制是我成功的关键——网球项目比较特殊,不像排球需要一个团队。”李娜解释称,“网球很适合个人,但举国体制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一样,供养一个团队,适合自己就好了。”
但不可否认,这次的改革带给了李娜书写传奇的一次机会。
2013年4月18日,美国《时代》杂志发布的2013年度全球百大最有影响力人物名单,李娜入选了“偶像类人物”,并且成为封面人物,与世界各精英位于同一个舞台上。
中国网坛的“叛逆者”
李娜给全国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除了她传奇的成绩,还有她直言不讳的独特个性。
她可以在记者会上批评中国网球的体制,可以将老公呼噜打得山响公之于众,可以在打球时怒斥球迷让他们“shutup”,可以将自己欲拿下大满贯冠军以带动千千万万中国人热爱网球的“野心”与世人分享……
有人说,李娜的个性曾得罪了很多人,与此同时她也赢得了无数球迷的喜爱。在今年的法网,在李娜一次精彩时回球时,细心球迷依然能够捕捉到李娜左胸和后腰处的文身。要知道,文身在中国并没有被广泛接受,可是李娜最终还敢于在网球场上把它展示出来,因此无数记者在采访她时都会问到这个问题。有一次法新社记者也这样问她:“那个文身是什么时候做的?”李娜则毫不掩饰地告诉他:“它是一朵玫瑰花和一颗心。在我身上已经有多年,以前不想把它露出来。如果人们看见你有文身,他们就会想这个女孩可能不是好孩子。可是,现在我却不在乎那么多了,因为它见证着我的爱情……”
而在2011年澳网决赛前,李娜甚至对媒体说:“如果你总是骗别人说我是为国家而比赛,或者是别的什么,你只是跟你自己开玩笑,这是真的。”“我只是一名网球运动员我努力做到最好那是我的工作,如果之前有时候我说谎了,我想说其实我那么干自己也感觉不舒服,而且我知道如果你撒了一次谎,那么你以后就要再撒几十次谎去圆之前那第一个谎,而我真不想那么做了,我也知道我说了真话很多人都会因此而恨我讨厌我,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自己终于放松快乐了。”
这样可谓是大逆不道的言论也就“叛逆”的李娜能够说出来,但却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她的率真,也为她赢得了许多人的支持。
她帅气的个性,精湛的球技在法网刮起了一场中国风。澳大利亚人民报报道说:“李娜不仅是亚洲网坛的领军人物,还是中国体育第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女运动员。”
除此之外,李娜的那一颗善良的心也被众多球迷津津乐道。2010年在马德里站打入八强后,李娜将获得的全部奖金捐献给了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的受灾儿童;年底,她再次捐款给儿童基金会,去帮助那些孤残儿童。据统计,李娜去年的捐款数额高达160万人民币。谈起自己的所作所为,李娜表示她幼年丧父,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将爱给予更多的孩子,她还表示退役后有打算开办网球学校的愿望。
现在,李娜已经30多岁了。已经到了职业生涯的“暮年”,可她仍旧坚持着前进,续写“娜”时代的传奇。可以说网球已经完全融入了李娜的生活。
“网球在我的生命中已经有了22年时间,我相信网球是目前为止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因为网球我认识了姜山,因为网球我得到了荣誉,因为网球我受到了质疑,也因为网球让我变得坚强到我自己都无法相信。”
【相关链接】光环下的李娜(M.C:《美丽说》杂志记者李:李娜)
M.C.:我在一个访谈里听你说:不爱网球。而且是斩钉截铁地说的,我很吃惊。我以为,你起码会对网球爱恨交织。现在仍旧不爱吗?
李:其实,最初我们选择网球的时候,不是出于我们的意愿,是父母的选择。中间的辛苦你可以想象,会让一个小孩多么痛苦。后来真的进入网球这个职业圈子的时候,也就是觉得,这就是我的工作,每天做好就可以了。直到现在,慢慢越来越了解这个职业,这个圈子,我才觉得,其实我真的很喜欢眼下的生活。就算不是热爱,但是我喜欢,充满了热情。
M.C.:网球的哪个部分让你充满了热情?
李:网球是一个每天可以让自己不断挑战自己的项目。会给人很大的挫败感,也给人很大的成功感。因为你会觉得,连这么难的事我都能做好,其他的我会做不好吗?
M.C.:网球这项运动的艰难之处在于什么?
李:网球其实是一项非常孤独的运动。因为你独自一个人在场上,没有教练,没有队友,只有你自己。当你打一场比赛,你要做出800次到1200次的抉择,都是你一个人在承担。你不仅要对抗对手,还要对抗你自己,不停地考验外界的反应和你内在的东西。有人形容网球是“孤岛运动”,运动员站在场上就像一座孤岛,周围观众环绕,就像海洋一样,非常孤独。
M.C.:你眼下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李:我不是一个年轻球员了(笑),我要缓解自己的伤痛。打比赛比较多,对比赛的要求也更严格。每天都到不同的地方打比赛,有时差,饮食也不习惯,有时早上醒来,不知道自己是在哪里。内心很渴望回到一种平淡的日常生活,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我得克服这些不舒服的感觉,迅速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
M.C.:外界对你的看法中,你觉得最大的误读是什么?
李:其实我倒不是很在乎别人把我看得不好,我是觉得有时你们把我看得太好。现在我是笼罩在一个成功的光环下面,我的一言一行,大家都觉得很特别,很耀眼。其实摘掉那个光环,你看到的也许只是一个普通人。我还是李娜,没啥特别的。